中國的MBA缺的是什么
2014-01-16 14:26 | 太奇MBA網(wǎng)
管理類碩士官方備考群,考生互動,擇校評估,真題討論 點擊加入備考群>>MBA在中國出現(xiàn)已近10年了,但真正興旺起來是從1997年全國統(tǒng)考之后開始的,盡管各校在課程設置、師資、案例教學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,但中國的MBA距離真正意義上的成熟還相差很遠。 麻省理工(MIT)斯隆管理學院自97年起與復旦大學、清華聯(lián)合培養(yǎng)國際工商管理碩士。院長RichardSchmaiensee(斯默蘭)教授認為,中國的MBA學員在與工商界的溝通聯(lián)系方面十分欠缺。
他介紹說,在美國,頂級商學院的MBA學員入學后,往往自愿成立小組,或干脆注冊公司,到外面去招徠咨詢項目。規(guī)模小一點的項目,學生們自己就能應付。萬一學生們力不能及,相關老師再助一臂之力。這樣,MBA學生對工商界就有了深切的感受。
另外,MBA學員以年級為單位和外界公司保持著密切聯(lián)系。學員們對公司的相關背景、招聘計劃、對候選人的要求,以及實習機會都了如指掌,往往是畢業(yè)前半年就能確定就職去向。而在中國,由于條件所限,在這方面還有很大差距。關鍵是中國的MBA學員不能消極坐等,必須自己行動起來以求改觀。
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教授,在中歐國際工商學講授《中國經濟》課程多年。在他看來,中國的MBA學員目前最需改進的是敬業(yè)精神。中國正處于急劇的變化之中,市場經濟的方方面面都處于起步階段,不盡完善。人們對敬業(yè)精神和職業(yè)道德的清醒認識,尚有待時日。在這種情況下,作為中國未來管理興國希望所在的 MBA學員們,必須繃緊敬業(yè)精神這根弦。未來一定要擺準自己在公司中的位置。切不可認為MBA學位在手就無所不能;公司就應該圍著你轉。同時,在公司工作一天,就必須為公司著想,維護公司的利益,做一個在敬業(yè)精神上可圈可點的管理者。如果中國培養(yǎng)出來的MBA學員只熱衷于賺錢,那無論對誰都將是個失敗。
另外,目前的MBA教學在課程設計方面也有欠缺。首先是課程與市場需求脫節(jié),許多課程仿佛是為專業(yè)研究管理學的人士開設的。其次是教材缺乏,中國的 MBA教材大多來自國外,且多為英文版,有的學校雖有自編教材,但與實際商戰(zhàn)有距離。其三是案例缺乏,特別是反映中國市場、中國企業(yè)的案例少之又少,當哈佛大學認真討論海爾“休克魚”案例時,國內卻鮮有教師組織這個案例。